新冠疫情進入第3個年頭,世界各地的疫情此起彼伏,按下葫蘆浮起瓢,海員換班始終面臨持續的挑戰,而且由于世界各國、各港口疫情防控標準尺度的不統一、多樣化,更加給海員換班帶來了難度。所以,每當哪個港口實行可行的換班政策,都會讓業界看到曙光。
3月底,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的一紙關于海員換班的通函(第6號海事港口通函)意味著新加坡在海員換班的問題上“妥協”,盡管實際操作中可能面臨各種問題,但海員換班確實多了一個可行的港口,這令業界歡欣鼓舞。
菲律賓作為世界第一大海員供應國,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一直嘗試構建海員換班樞紐,去年宣布開放6個港口作為全球海員換班中心。4月25日,菲律賓宣布再次開放3個港口作為海員換班的港口——至此,該國共激活了9個海員換班中心。
新增3個,菲律賓海員換班中心,由6個到9個
4月25日,菲律賓運輸部(DOTr)表示,已在菲律賓關鍵港口和碼頭建立了3個新的海員換班中心,即三寶顏(Zamboanga)、伊洛伊洛(Iloilo)和普林塞薩港(Puerto Princesa)。
隨著新的海員換班樞紐的開放,菲律賓現在有9個活躍的海員換班中心,除了新開放的3個,還包括此前的馬尼拉、巴丹、達沃、八打雁、蘇比克和宿務的樞紐。
菲律賓運輸部方面表示,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DOTr致力于構建國際海員換班中心,推動海員上船和下船所需的文件的處理,以促使在該國的海員換班成為可能,同時推動其他國家海員在菲律賓成功換班。
根據DOTr的說法,這3個最新激活的海員換班中心已分別于2022年3月14日,3月21日和4月8日啟用。
菲律賓海員換班中心由DOTr及其附屬政府機構組成,包括:運輸安全辦公室、宿務港務局、菲律賓港務局、海岸警衛隊、海事工業局、衛生部、檢疫局、海關局、移民局、外交部、海外工人福利組織、海外就業管理局、民防辦公室以及各省和地方政府單位。
通過換班,保證菲律賓海員外派第一大國地位
“菲律賓作為全球最大的海員供應國,我們需要一個完整的海上方案,以幫助數十萬菲律賓海員換班,保證疫情造成海員嚴峻短缺形勢下菲律賓海員向國際船東的派員規模。各種政府機構和利益相關方參與其中,以確保這些海員換班中心盡可能有效地運行,維護國際海員疫情下的福利,特別是數量龐大的菲律賓海員的健康和安全。”菲律賓運輸部長Arthur Tugade說。
“海員換班是海運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確保了海運運輸人員的安全、健康、福利和就業。根據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海員最多允許在船上連續服務11個月。構建海員換班中心,一方面有助于推動解決疫情下的海員換班困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政府尋求創造更多的收入來源。”菲律賓運輸部長Arthur Tugade補充說。
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021年海上運輸報告》中關于海員對供應國的經濟貢獻的統計,海外菲律賓工人向菲律賓國內貢獻了超過301億美元的外匯,其中65億美元來自海員,然而因為受疫情影響,海員外派受沖擊,這一數字在2020年下降了2.8%,至64億美元。
菲律賓蹭新加坡海員換班流量?
3月底,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向全球船員換班敞開大門,雖然面臨隔離場所緊張、航班熔斷等問題,依然吸引了大量國際海員換班的流量。此舉雖帶來疫情管控的風險和壓力,但也在一定程度拉動港口靠泊、船舶加油、隔離檢疫等業務增長。有業界人士分析認為,此次菲律賓希望通過進一步擴大海員換班,蹭新加坡海員換班的部分流量。
全球190萬國際海員 菲律賓有70萬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021年海上運輸報告》還顯示,2021年全球海員人數為1,892,720,全球前五大國際海員供應國依次是:菲律賓、俄羅斯、印度尼西亞、中國、印度——這五個國家,總共提供了全球44%的海員勞動力,而且這一數字比例還在增長。
報告中統計,當前全球約190萬國際海員,其中約70萬名菲律賓人被部署在懸掛其本國或外國船旗的海船上。這意味著,全球商船上的海員中,有超過四分之一來自菲律賓。
2021年五大海員供應國排名
- - - - 小 結 - - - -
1.推動海員換班,是緩解人力緊缺的關鍵所在
疫情以來,全球海員面臨歷史性的短缺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換班困境造成的,加之最近俄烏戰爭危機造成的占全球14.5%的兩國海員陷入不可用性,進一步加劇了海員的人力短缺。這種形勢下,推動和支持海員換班成為緩解全球海員緊缺的緊迫途徑。
2.中國海員菲律賓換班可行,但航班有限
此次菲律賓新增3個海員換班中心,換班可行性進一步擴大,但業內人士表示,菲律賓直飛中國航班有限,且可售航班基本處于6月份以后,因此許多海員嘗試飛第三國轉中國。